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通知,明确2024年度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重点排放单位范围、账户开设、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等事项。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已在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公布,新增单位需在2025年3月31日前完成相关账户开设并提交报告。
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计划自2025年4月起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碳排放核查工作,核查结果将作为重点排放单位履约依据。单位对核查结果有异议的,可在收到结果后7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核。
深圳市民通过"低碳星球"APP记录绿色出行、垃圾分类等行为,累计碳积分可兑换公共交通补贴或直接提现,试点首月超50万用户参与,日均减排量达1200吨。
3月14日,深圳生态环境局评估发现7家企业核查档案存在数据偏差,要求核查机构与企业共同修正。2024年深圳碳市场核查质量评分显示70.7%档案达90分以上。
2025年3月9日,2月地方碳市场整体成交量合计为207.0820万吨,成交额合计0.5104亿元,环比分别下跌了31.20%和32.22%。其中,福建碳市场成交量最大,深圳和上海市场成交量均未超过1万吨。
2025年3月9日,2月地方碳市场整体成交量合计为207.0820万吨,成交额合计0.5104亿元,环比分别下跌了31.20%和32.22%。其中,福建碳市场成交量最大,深圳和上海市场成交量均未超过1万吨。
福田区委大院碳排放量在深圳碳交所挂牌交易,通过碳配额买卖倒逼节能减排,探索“碳普惠+林业碳汇”循环模式,为建筑领域提供降碳参考。
全国首个公共机构碳排放量在深圳排放交易所挂牌交易,通过“少排可买,多排多卖”机制倒逼节能降碳。该模式将碳排放管理从行政手段转向市场化金融手段,为建筑领域低碳转型提供新路径。
根据《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》第十一条规定,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碳排放单位筛查,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,对名单实行动态管理,并向社会公布
近日,开泰银行(中国)深圳分行成功落地首笔“降碳贷”业务,为深圳市某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授信3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额度,该笔贷款的利率与企业碳评级结果和碳减排效果指标挂钩,贷款利率最高可优惠15BP,成为深圳首家落地该业务的外资银行。开泰银行是目前唯一一家以深圳为总部的东盟投资的银行,目前
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”的战略部署下,深圳市坚持工业立市、工业富市、工业强市,将绿色制造作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,积极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,不断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,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新典范
1月8日,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、深圳市生态环境局、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《关于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》(下称行动方案),提出6方面32条举措,以提升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能力和水平,助力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